当前位置:

拜合拉木:被低估的国足“搅局者”,他该不该进国家队?

来源:雨燕体育直播

拼劲穿透质疑声,他用奔跑和进球为自己正名。

“郜林国家队9年正赛运动战0进球都能长期主力。” “韦世豪9年国家队正赛只进一个。”

一个略显尖锐的对比,却引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——拜合拉木。一年国家队正赛,两个运动战进球,个个价值千金。这样的表现,怎么就不该进国家队?

让我们回顾拜合拉木的国家队轨迹:对阵东帝汶,他打入一球;对阵北马里亚纳,他上半场攻入唯一进球,打破僵局。

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世界杯预选赛对阵泰国,正是他关键扳平,为国足最终晋级18强赛立下汗马功劳。

进入18强赛,他两次首发,换来两个进球和珍贵的三分。数据不会说谎,在寸土寸金的正赛赛场,拜合拉木的进球效率堪称高效。

批评者总爱揪着“技术粗糙”不放:停球一般,传球视野有限,带球突破并非其强项。这些固然是事实,但足球比赛从来不是纯技术的纸上谈兵。

他的价值在于那些无法用常规数据完全体现的贡献:不知疲倦的全场飞奔、每球必争的强硬态度、对对方后卫线的持续骚扰、以及出色的门前抢点嗅觉。

他也许不是最优雅的舞者,但绝对是让对方后卫线最头疼的“搅局者”。

拜合拉木的真正作用在于其巨大的战术价值。他的积极拼抢和身体对抗,让对手后防线无法舒服出球,极大地减轻了中后场的防守压力。

有他在前场的绞杀,中场队员才能获得更多从容组织进攻的空间。这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就团队的踢法,欧洲赛场上这类球员比比皆是。

当换上所谓“技术更好”的曹永竞却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时,换上拜合拉木后立竿见影的局面改观,就是对其战术价值的最好证明。

在批评他技术的同时,我们是否看到了他回防到大禁区线的身影?是否注意到他进攻时毫不犹豫的前插?全场90分钟不惜体力的奔跑,这种斗志在当前国足中弥足珍贵。

拜合拉木也许正是因为自知技术不占优,才更加动脑踢球,全情投入。这种拼劲和态度,不正是目前国足最缺乏的精神属性吗?

放眼欧洲足坛,几乎每支强队都有这样的“工兵”型前锋:不惜体力地奔跑、逼抢、搅乱对方防线,为技术型球员创造空间。

甚至在意甲,因扎吉这样的世界级前锋,其特点不也是出色的位置感和抢点能力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细腻?拜合拉木的打法与现代足球的高位逼抢战术不谋而合。

拜合拉木的特点非常鲜明:技术粗糙但拼劲十足,体能充沛,位置感尚可,运气也不错。他是一名特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的球员。

但关键在于,现在的国足有谁技术真正出色?技术好的又能干嘛? 在一个整体水平不高的团队中,拜合拉木这种能够带来能量、改变比赛节奏的球员,或许比另一个“技术一般又不敢拼”的球员更有价值。

他就像一把锤子,也许不能完成精细的手术,但足以砸开僵局。

当对阵印尼的比赛中,拜合拉木一分钟未上,全场被对手摁着摩擦时,答案已经再明显不过。这支国家队需要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拼劲、斗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。

拜合拉木或许永远成不了技术大师,但他能用自己的方式改变比赛。对于现在的国足来说,这已经足够珍贵。

我们不应该以艺术家的标准要求一位战士,毕竟在战场上,有时候勇敢的冲锋比优雅的步伐更有价值。

标签拜合  技术  对阵  全场  批评者  进球  拼劲  球员  国足  意甲  国家队  价值